前行路上|张红红:大山深处 他守护孩子们的梦想“桃源”

  • 故事人物
    • 张红红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4-09-18

骊山深处,坐落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田家炳中学,这所学校是临潼区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二十八年来,乡村教师张红红一直扎根于此,为山里娃打开一扇“世界之窗”。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精彩人生。对于张红红来说,看到山里娃有更好的未来,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骊山深处,坐落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田家炳中学,这所学校是临潼区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二十八年来,乡村教师张红红一直扎根于此,为山里娃打开一扇“世界之窗”。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精彩人生。对于张红红来说,看到山里娃有更好的未来,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张红红(中)与学生们(图片来源:中工网)

张红红出生并成长于临潼区仁宗山区,他深知山区学校办学的艰难,也目睹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如何筚路蓝缕,改变了像他一样的农家子弟的命运。

正因如此,1996年,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张红红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起初,由于学校缺少专业教师,刚毕业的张红红便成了“救火队员”,哪门课缺老师就教哪门课。一上岗,他就被安排教授英语课。为了不“误人子弟”,张红红一边上课,一边学习。他买了数十盒英语听力磁带,用坏了好几台录音机,只要有时间就强化练习,以弥补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的不足,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一眼泉”,张红红一直用这句话来要求自己。“他真的特别了不起!其实他患有神经性耳聋,有一只耳朵听力有困难,但他硬是凭借自身的毅力克服了这个困难。”田家炳中学副校长毛强说。

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张红红自学完成了英语、法律、汉语言文学三门本科课程的学习,取得了学士学位和语文、英语、思政三门科目的教师资格证。28年里,张红红几乎教授过初中的所有课程。不论教哪门课,即使是临时替补,他也会用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

张红红(图片来源: 陕西教育新闻网)

“山里的孩子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是老师应该做的事。”张红红说。在山区,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等问题辍学。张红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学期开学时,他都会徒步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学生家里劝说家长让孩子继续上学。方圆几十里的 14 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多年来,他成功让40多名中途辍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校园。其中有一个叫东东的男孩,成绩一般,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想让他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张红红多次上门劝说,甚至承诺负责孩子的生活费,最终才让东东继续上学。东东返校后,在张红红的悉心教导下有了很大转变,毕业后顺利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只有走到他们中间才能发现。”张红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对他也十分尊敬、信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28年来,张红红帮助近千名学生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而他自己,则选择继续扎根大山。

对于未来,张红红说,能天天教书,他就很满足,“也许有一天,我的教师生涯会结束,但我不会选择离开大山。今后,我会继续用爱呵护山区孩子健康成长,用心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梦想。”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