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丽,一位“半路出家”的湿地保护工作者,凭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了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下简称海尾湿地)的守护者。她不仅是一位生态监测员,还是一位科普传播者和湿地保护的倡导者。
薛美丽,一位“半路出家”的湿地保护工作者,凭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了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下简称海尾湿地)的守护者。她不仅是一位生态监测员,还是一位科普传播者和湿地保护的倡导者。
2019年,薛美丽以随军家属的身份来到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当时的她对湿地保护几乎一无所知。法学本科毕业的她,面对全新的挑战,选择了从零开始。她开始研读湿地专业书籍,上网学习其他湿地公园的经验,还到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取经”。经过10个月的努力,薛美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生态监测和科普宣传。
图为薛美丽的工作照。(图片来源:新华社)
薛美丽深知,要保护好湿地,首先需要了解湿地。她自费购买了专业相机,利用业余时间拍摄、记录湿地中的鸟类和其他生物。起初,她还只是个鸟类识别的“小白”,但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薛美丽迅速成长为能够通过声音辨识鸟类的专家。她不仅认识了上百种鸟类,还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那时候真的是从零开始,自己买设备,自学摄影和湿地公园知识、管理办法,慢慢了解怎么管理、保护、修复湿地。”薛美丽说。
今年4月,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在海尾湿地现身。(图片来源:新华社)
观测、拍摄、巡查、记录……护鸟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工作,脚磨出泡、被毒虫咬是常事。有一次,薛美丽因长时间在酷热天气下蹲守拍鸟,中暑晕倒,幸好队友及时救助,但她也因此在医院打了好几天的吊瓶。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了她前进的脚步。薛美丽刚来湿地工作的前几年,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很容易肿胀、起脓包,甚至出现过敏症状。但现在蚊子咬后,皮肤不怎么红肿,她也不觉得疼了。她笑言:“我现在都有免疫力了!”节假日时,薛美丽还会带着家人一同巡护湿地,观鸟、摄影、记录,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爱护自然。
为凝聚爱鸟、护鸟力量,薛美丽把身边爱好观鸟和摄影的朋友聚在一起,组成了“昌江爱鸟队”。这支十几人组成的护鸟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巡护、监测鸟类状态,清理水面漂浮物,设置警示牌,呼吁更多人加入湿地保护行列。薛美丽还利用一切机会,带着拍摄的湿地野生鸟类、植物的图片和编写的课件,进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公益宣讲活动。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科普文章,发布的作品阅读量已达一百万次。
图为薛美丽进校园为学生科普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知识。(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4年4月底,薛美丽在湿地公园记录到了12只彩鹮,创下海南监测到彩鹮数量的新高。她还曾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棉凫,这是时隔117年,海南再次记录到该物种,薛美丽也因此成为了海南记录棉凫的第三人。
谈及未来,薛美丽心中又有了新的梦想,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并成为国家重要湿地后,她希望以此为新起点,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让更多人走进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领略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南海网、澎湃新闻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