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 故事人物
    • 杨红军
  • 故事地点
    • 中国
    • 云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4-02-19

39年来,他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完小教师杨红军就拿着课本和教案走出了宿舍,他的住处紧挨着学生宿舍,看到还有没进教室的学生,他会习惯性地喊上一句:“动作快点,别迟到了!”

走下两个台阶,再转过一个弯,就到了教学楼。这段300多米长的校园路,杨红军从青年走到了两鬓斑白,上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39年来,他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敬业奉献、以校为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杨红军 图片来源:人民网

茅草房、篱笆墙,每到雨季,室外大雨室内小雨,这是上世纪80年代沧源村小的真实写照。1984年中专毕业后,杨红军被分配到南腊乡(现更名为芒卡镇)任教,曾在两所“一师一校”的村小工作七年。为改善当时的办学条件,杨红军每到一个村任教,都会争取村里和群众的支持,积极维修校舍设施,还利用课余时间种植花草,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给学生创建安全、舒适、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1991年,杨红军调入南腊完小工作,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对一名乡村教师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机会。当时,县里的学校也向杨红军提出调动的想法,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而这一留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杨红军教过二十多届学生,让上千名学生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杨红军家在南腊村,但他很少回去住。在南腊完小男生宿舍旁不到五步的地方,有一扇枣红色的铁门,铁门内不足20平米的空间,是他们一家住了三十多年的家。对于旁人的不解,他总是笑笑:“住在这里,离孩子们近一些,随时有照应。”

南腊完小的生源辐射芒卡、班洪、班老三个乡镇,有的学生一两个月甚至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每到周末,杨红军就从老师变成了“家长”,他会带着不能回家的学生到家里吃饭,还会给他们买生活用品。

杨红军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么多年来,杨红军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南腊完小职工陈向前是杨红军的第一批学生。他至今仍记得,自己上学时身体不好,家又离学校很远,从家里带来的中药,都是杨红军煎给他喝。

杨红军对学生的爱,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村小的很多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杨红军的宿舍离学生宿舍很近。午休时间,杨红军会去学生宿舍转一转,看到孩子们都在午休他才放心。转一圈回来,留给自己的午休时间就很少了。

从青年到两鬓斑白,是什么让杨红军39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里?答案是“热爱”。“面对一批批毕业生,当听到他们步入新的学校或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杨红军用一生实践着这份热爱,用心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茫茫大山间不断传承。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