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柳祥国:30年用“锌”干好一件事

  • 故事人物
    • 柳祥国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南省
    • 株洲市
    • 醴陵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10-20

装槽、出槽、巡检、码堆……在湖南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有色锌电解厂的作业车间里,柳祥国正专注地进行着析出锌作业,这一套以复杂闻名的操作工艺,在这位30年工龄的锌电解精炼高级技师手中,进行得严谨流畅。

装槽、出槽、巡检、码堆……在湖南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有色锌电解厂的作业车间里,柳祥国正专注地进行着析出锌作业,这一套以复杂闻名的操作工艺,在这位30年工龄的锌电解精炼高级技师手中,进行得严谨流畅。

“这就是99.997%高纯锌了”,柳祥国说。当锌片被吊离电解槽时,发出耀眼的银光,闪烁在围观的徒弟们脸上。在株冶,论电解锌工艺,柳祥国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为何能有如此高的技术造诣?”在柳祥国看来,他只是在职业生涯中,用“锌”干好一件事。

柳祥国(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1974年11月,柳祥国出生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一户普通人家。从小他就把当工人的父亲作为自己的“偶像”,希望长大后也能当一名好工人。高中刚毕业时,听到株洲冶炼厂成品厂铸型车间招临时工的消息,柳祥国想都没想便报了名。当这些应聘者走进车间时,铸锭炉温度超过500摄氏度,扑面而来的热浪高温,当即“吓”走了一大半的人,但柳祥国坚持了下来。

工作的第一天,柳祥国就跟着老师傅一起将铸造出来的锌锭堆码和吊装。码了几块锌锭后,他的手掌立马烫起水泡,铸锭炉里滚烫的锌液溅在厚厚的工作服上,很快烧出几个洞。

“既然选择当工人,就要不怕吃苦坚持下去。”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动摇柳祥国的意志。一年后,柳祥国成为唯一留下的临时工。在适应了车间繁重的工作后,柳祥国一天能堆码20多吨锌锭,把厂里的正式工都惊呆了。“蛮牛”柳祥国的名气传遍整个厂。

20岁时,柳祥国成为株冶的正式工人,被分配到锌电解车间。此后,他每天在50摄氏度高温的电解槽上摸索工艺,完成装槽、出槽、巡检、剥锌等工序。很快,他的鼻梁两边被酸雾腐蚀,留下了两条伤疤,这是锌电解厂工人的“标志”。工作中,善于观察分析的柳祥国发现,改进电解槽的槽杠子可以稳定阴、阳极,提高锌电解产量。在加深理论学习后,他又发现改进槽杠子还能增加导电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于是,柳祥国提交了第一项创新成果“阴阳两极定位法”,随后在全厂推广并获得企业科技创新一等奖。

就这样,在令人畏惧的电解槽里,柳祥国找到了无穷的乐趣。他一头扎进对锌电解槽的研究中。一片阳极板50多公斤,为了获得一个小测试项目的数据,他将几千片阳极板全部平整处理,每天提上来放下去几百次。一段时间后,他总结提炼出一套新的锌电解先进操作法,被命名为“柳祥国‘平、清、紧、看’四一先进操作法”,打破几十年的旧工艺,每年可创造效益近7000万元。

柳祥国(图片来源:株洲新闻网)

2000年,干出名堂的柳祥国被厂里任命为班长。当他踌躇满志接过责任状时,才发现要带的是厂里有名的“后进班”。这个班每月比别的班组少产析出锌二三十吨,综合排名连续几年垫底,人心涣散。

“厂子又不是你的,何必那么较真,图表现也不要连累我们!”刚上任,每当柳祥国安排工作,总有人唱反调。

“没人干的脏活累活我来干,没人愿意加的班我来加!”柳祥国认定,只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总归会发挥作用。第一个月,他每天比别人提前一个小时到岗,晚三四个小时下班。为了解决班组一些实际问题,他干脆睡在厂里,一有事立刻顶上。

柳祥国的表现,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从何时起,脏活、累活有人和他抢着干了;曾骂柳祥国“发神经”的老师傅,也跟着拿起锤子、铲子干起来。第一个月,这个班多生产析出锌30吨。第二个月,这个“后进班”拔了全厂头筹。

此后,厂里每年都会将柳祥国安排到一个“落后班”带班。仅2008年,他就先后带了四个这样的班组,“救火班长”的名号不胫而走。

以初心炼“匠”锌,三十个寒来暑往,柳祥国就这样一直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对于未来,他说:“我会继续用心炼锌,不断提升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株洲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