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桑南才:怒江峡谷中,永不停歇的“托厄哈扒”

  • 故事人物
    • 桑南才
  • 故事地点
    • 中国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10-08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人,一车,13个行政村,16万多公里邮路,100余万份邮件,桑南才用一份坚守,在怒江大峡谷深处谱写了一位“托厄哈扒”平凡而传奇的故事。

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山路蜿蜒陡峭,江水波涛汹涌。桑南才挎着泛白的帆布包,骑着摩托车,驮着装满邮件的邮包,穿行其中。“哦嘿!”他大喊一声,向熟悉的大山打招呼,也给自己加油打气。一阵回声,在群山之中回荡开来。

桑南才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称杆乡邮政所所长兼投递员、营业员,当地傈僳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托厄哈扒”(傈僳语,意为“送信人”)。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人,一车,13个行政村,16万多公里邮路,100余万份邮件,桑南才用一份坚守,在怒江大峡谷深处谱写了一位“托厄哈扒”平凡而传奇的故事。

桑南才推着摩托车行走在邮路上。图片来源:新华社

怒江峡谷,群山叠浪,两侧是巍峨的高山,脚下是奔腾的江流。称杆乡地处“三江并流”腹地,“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是称杆乡地貌的真实写照。

1987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桑南才通过考试成为称杆乡邮政所职工。称杆乡邮政所是典型的“一人一所”,桑南才既是职工,也是所长。

称杆乡13个村委会零散分布在高黎贡山和碧洛雪山山腰,送邮件得跨江爬坡。五条邮路总长600多公里,一个人跑完一趟需要六天时间。桑南才负责投递的辖区气候反差较大,冬天冰雪覆盖,夏天道路泥泞,高山空气稀薄,谷底气候炎热,刚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又要翻越高山,可谓“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

桑南才徒步在高山峡谷间送邮件。图片来源:新华社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除却邮路上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更可怕的是时刻威胁着生命安全、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

1997年8月,从王玛基村到前进村的送件途中,突然而至的暴雨冲走了前进桥,不间断的滚石和泥石流,又断了桑南才返程的路。天色渐暗,暴雨如注,体力透支、进退维谷的桑南才多次从山坡上滚下,滑入了山谷,衣服、裤子被尖利的石块和灌木划破,手掌也磨出了血泡……最终,他在山谷迷迷糊糊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当他趟过洪水退去的前进河,将邮件完好地送到收件人手中时,一声声“夏莫哇”(傈僳语,意为“谢谢”)让他体会到了作为投递员的幸福。

桑南才徒步送邮件途中休息,眺望怒江峡谷。图片来源:新华社

30多年投递路,桑南才“积攒”的不仅是年龄,还有脚伤和腰伤。在一次投递途中,他不慎摔倒,他的右手中指被石头“咬”掉了一截。一个人的邮路充满艰辛,但桑南才从未想过放弃。他说,“一份邮件连接着山里山外,邮递员的责任就是把它们及时、准确送到乡亲们手中,这样我心里才踏实。”

参加工作以来,桑南才经手的邮件共有100余万份,其中有寄托亲人思念的家书、有充满墨香的报刊杂志、有承载学子希望与梦想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对于很多傈僳族群众而言,桑南才这位“托厄哈扒”就是与外界沟通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桥梁。

桑南才帮助老乡捎带农资。图片来源:新华社

除了及时、准确地将一封封邮件送到村民手中,桑南才还经常往返乡村,当乡亲们的“义务采购员”。大米、盐、化肥、饲料……只要乡亲打个电话或者提前说一声,桑南才都会帮助代购这些生产生活物品,并在投递邮件时把物品捎过去。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怒江大峡谷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乡里很多地方不通公路,我只能靠两条腿送邮件。”桑南才说,“如今村村都有了硬化路,我骑摩托车送邮件,方便多了。”

近几年,借助邮政公司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契机,桑南才还积极学习电商平台销售技术,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在称杆乡邮政所的“邮乐小店”,荞麦、大蒜、天麻、蜂蜜等农产品整齐摆放着。“这些都是老乡家的土特产。”桑南才笑着说,“通过邮政电商平台,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销量还不错,农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桑南才。图片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从越来越忙碌的工作中,桑南才感受到家乡的喜人变化,也看到乡村邮政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他说,“人民邮政为人民,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会在送邮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走不动那天为止”。

(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交通报、中国邮政网、云南网等报道)

收藏
喜欢|